英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通知 >新闻动态

李曙光、杨金龙、吴清松与新博导零距离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心得

    作为制度化的教育活动之一—2009年新增导师岗前交流培训活动于5月26日下午在校东活五楼会议大厅举行。李曙光、杨金龙、吴清松三位优秀博士生导师应研究生院、校学位办、继续教育学院的邀请在百忙之中与我校今年即将走上博士生指导岗位的40余名导师“新军”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在长达4个小时的交流中,大家聆听了三位名师关于人才培养和科研心得的介绍,以及“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人生感悟,就培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向三位老师作了请教。

李曙光:科学家的名声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谈科学研究职业道德

(李曙光,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学位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科学家要自觉维护自己的名声

  为什么从科学家名声的角度谈呢?李曙光说,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名声”很重要,这个“名声”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同行、科技界的名声,另一方面是在你的学生中的名声。名声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问,还有一个是口碑。在科技界、教育界,个人名声不好不仅影响个人,而且影响群体。现在由于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科学家的名声受到了冲击。作为科学家和培养博士生的教育者,李曙光呼吁所有导师都要自觉维护自己的名声!

宣传科学精神,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为什么现在科学不端行为增多?李曙光认为第一个原因是客观因素,目前社会处在转型阶段,浮躁现象比较严重,快速致富的心理体现在做学问上,就会出现学术上的问题;第二个原因,就是科学研究工作者自身,如果不能把追求真理、探索新知识这样一个根本使命,作为自己做科学研究的第一目标,作为第一种动力来考虑,就要出问题;第三个原因,教育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剽窃的问题;第四个原因,就是评价体系,比如过分重视数量,忽视质量;第五个原因,就是执法不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不严。

  要解决科技界的浮躁问题,李曙光认为很重要的就是宣传科学精神,严格对科学道德的要求,明确科学研究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要尊重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的观念教育上要加强,严禁抄袭别人的东西,或者是用人家的东西不跟别人商量。

优秀的科学家应该具备“六个基本品格”

  李曙光认为,科学家个体的名声最终还是取决于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应该具备“六个基本品格”: 一、诚实。做人要诚实,做科学家更要诚实,不能造假,不能剽窃他人的思想,数据,文字,在学术诚信问题上不能耍小聪明,“打擦边球”;二、认真。探求真理必须要认真。工作中始终贯彻“三严”精神:严肃、严格、严密;要有小心求证的精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批评自我批评;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成果,不做无原则的吹捧,不做空洞的恶意否定;三、尊重。即尊重前人的工作。每一个科学家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的,之所以看得比别人远,是因为前人铺路打下了基础;四、合作。现代科学事业是集体事业,每个人实际上都在受惠于集体和他人的贡献,因此,应团结他人共同奋斗;五、自省。即要有自我反省的精神。真理的长河是不可穷尽的,不可固步自封,要能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反省自己工作,才能有新的创新,赢得面子。不能老子天下第一,老虎屁股摸不得;六、胸怀。要关心、培养、扶持年轻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能与持不同观点的人共事,不能武大郎开店,容不得高人。

  最后李曙光院士呼吁所有的科学家都要珍惜群体名声,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做一个有良好声誉的科学家;言传身教,培养自己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的职业道德修养。

杨金龙:做博士生导师的几点体会

(杨金龙,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执行院长)

带好学生首先要做好自己

  杨金龙认为要带好学生,首先自己要做好。作为一个比较理想的,或者说比较合格的科学研究工作者,首先要有远见,做科研要看清方向,要有视野,不能老闷着头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科大的环境非常适合学科交叉,要能够根据学科的发展,定一些比较前沿的方向;第二,方向看好了以后,一定要埋下头来做自己的学问。这一点很重要。作为教授、博导,做一些项目可能能带来经济上的收益,能不能抵挡住这些诱惑,埋头做自己的学问,这是一个挑战。既然选择人生的定位是做科研,就应该埋头做好;第三,如何做好学问?人的基本综合素质很重要,要有毅力,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要有灵感,有开放的视野,做科研不能太封闭了。逻辑也是比较重要的,科学家和其他人不一样,逻辑必须要清楚。要修炼功底,有好的想法如果写不出来的话也不行。要诚实,要守学术道德,这一点非常重要。要有勇气,看清方向后,就要执着坚持下去。要学会合作,现代科研项目很多都需要大兵团协作攻关。

带学生不能把自己当做老板

  如何帮助指导学生?杨金龙说,我比较赞赏浙江大学杨卫校长说的,带学生不能把自己当做老板,因为导师和老板不是一样的。我觉得做导师,特别是年轻导师刚走上博导岗位的时候,在新的方向上,还是要亲自动手,和学生一起研究,一起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一起进步。对学生要关心,对待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弱的学生要一视同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多看学生的优点,要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空间。指导研究生要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就个人体会来说,刚做导师的时候,总想多拿项目、多带研究生,其实年轻导师一开始就招很多研究生并不合适,要慢慢来,最好是一年招一个,不能光注重数量,要重视指导质量。

传道、授业、解惑

  杨金龙说,自古以来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就我个人体会,传道就是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这一点对于培养博士生最重要,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的、人生定位。很多学生,不知为什么要读研究生,没有自己的目标,这样很难激发学习的潜力。让学生尽早的知道自己的责任,明确自己的定位,对今后的的培养非常重要;“授业”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事。作为新的博导,要给学生一个系统的规划,不能把学生完全看成一个助手,博士论文不是一个事情的叠加,而是一个系统的研究过程。我不主张一开始就让学生去发表论文,要有积累,要有系统训练;“解惑”就是要帮助学生如何做学问,教学生如何思考,要给学生方法,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办法,要注意因材施教。

吴清松:导师能影响学生一生

(吴清松,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工程科学学院教授)

爱岗敬业是博士生导师最基本的素质

  吴清松说,在大学里得到博导这个岗位并非易事,很光荣,也很体面,但是更重要的,我们应该看到它是一种责任,一种压力。博士生是从有志成为社会精英的众多青年中选拔出来的一些优秀人才,能否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导师负有最直接的责任。

  吴清松认为,虽然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名头很受人尊敬。但是,教师的工资比社会上的好多职业都要低很多,所以当教师首先是要能耐得住“清贫”。而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大都还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想取得成果,需要默默无闻地艰苦工作数月、数年,乃至更长,这个过程没有轰轰烈烈,通常是寂寞相伴,还要耐得住“寂寞”。

  吴清松建议博士生导师上岗之后,心里应该实实在在的想着学生,处处为着学生,按着红专并进的要求,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时代的精英。博士生许多已进入而立之年,部分已经成家,有的还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他们都已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人格上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这就要求导师在培养博士生中,需要对学生更多的感情投入。关心他们的思想、婚姻、家庭、住房、收入等等问题。感情上的沟通是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学术思想沟通与碰撞的“纽带”。“亲其师,信其道”,感情融洽了,学生更能与导师配合,积极性更高,工作更有劲头,无疑有助于人才培养。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吴清松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介绍了他本人是如何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1960年进入科大就读以后,他满怀着要当一名航天科学家的梦想在科大苦读了五年,准备毕业以后考力学所研究生,继续深造。没想到毕业前学校安排他们下乡搞“四清”,回校后就分配,他被分到了海南前哨海军航空部队工作,做地面机务维修工作。他在部队一干就是13年,离他的航天科学家梦想似乎也越来越远。但是,尽管从军不是他的人生志愿和向往,他还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得到了部队首长的认可。

 1978年,在科学的春天里,在知识分子归队的浪潮中,吴清松几经周折回到了母校,开始了艰苦的教师生涯。这个时候,他已经间断了专业学习13年之久,年龄已经37周岁了,外语得从字母捡起,微积分知识也基本忘光。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科大教师,谈何容易!回校之后,他夜以继日地拼命学习和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专业知识的恢复和知识更新之中,全程随5系当年的研究生听课、做作业,并参加其考试,向教研室老师讨教、学习,通常每天学习、工作十七、八个小时,被同志们戏称为“拼命三郎”。依靠这种拼命精神,一年之后,他承担起大学生基础课的主讲任务,并开始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好的老师能影响乃至改变学生的一生

  吴清松在讲话中反复强调了一句话:一个好的教授能够影响乃至改变学生的一生,博士生导师尤其如此。他认为导师一定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脑子里装着学生成才,事事为了学生进步,关心学生,奉献学生。

  几年前,吴清松患上了癌症,在癌症化疗最痛苦的日子,他除了坚持给学生上好基础课,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一刻也未曾放松,课题组Seminar活动一切照常,与每个研究生的定期讨论从未间断。

  提到这段往事,吴清松说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对学生负责,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研究生撰稿写论文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就是导师领学生一起逐字逐句反复修改的过程:老师帮助学生,但绝不代替学生;老师逐一指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他带的博士生,一篇论文往往要改上十来遍他才满意。他认为这虽然比老师亲自写费时多得多,但是只有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地培养出来。

  吴清松再三告诫:当导师的应该知道,学生慕名来到你这儿,是要求学成才的。作为他们的导师,要对他们各个方面负责,对他们的整个成长过程负责。要在培养中指导好他们的选课,把研究课题选好、定好。在研究过程中,要逐步的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老师宁可多花一些时间,也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提高能力。

(根据讲话录音整理,并作了删节,未经本人审阅)

研究生院、校学位办、继续教育学院
2009年5月31日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
电话:0551-63601958
Email:yjsy@us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