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通知 >新闻动态

《中国研究生》合肥通联站赴金寨县采风活动圆满成功

  为了办好两刊一网(《中国研究生》、《中国科大研究生》、《中国科大研究生网站》),促进《中国研究生》合肥通联站的全体同学开拓视野,发展思路,提升文化素养,发现文学素材,《中国研究生》合肥通联站于2010年5月 22、23两日举办了赴金寨县文化采风活动。

  22上午7时许,采风团一行十余名通讯员在研究生院裴旭老师和朱玉春老师的带领下,驱车前往金寨县。金寨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北麓,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4年,境内就建立了党的组织。1925年,在党的领导下农民运动兴起;1929年,先后爆发了著名的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1932年底,笫四次反围剿后,国民党从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划出土地,设立立煌县。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解放全境,更名为金寨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境内组建了11支成建制的红军队伍,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安徽省工委和鄂豫皖边区党委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解放战争时期,是刘邓大军建立的重要后方基地,革命战争年代,全县先后有10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同时,金寨县是全国著名的笫二大将军县,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有59人,其中上将1人、中将8人、少将军50人。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曾在境内指挥过革命战争,董必武、叶挺、郭述申、方毅、张劲夫曾在此组织过革命活动。

  在导游的引领下,同学们首先参观了金寨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军纪念堂和革命博物馆。金寨革命烈士纪念馆里矗立着革命烈士纪念塔,该塔于 1965年建成,塔高24米,蔚为壮观,塔身正面刻有刘伯承元帅亲笔题写的“燎原星火”。联想到革命的圣火由此照耀中国大地,同学们心潮澎湃,合影留念。

  红军纪念堂建于1993年,安放着洪学智等将军的陵墓。洪学智身经百战,立功无数,两度被授予上将军衔,是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的奠基人。瞻仰着洪学智将军的陵墓,听着他的故事,同学们心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而在金寨革命博物馆内,则非常完整地陈列着将军们的照片、手迹、生活和战斗用品,以及大量珍贵史料,生动的还原了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区革命活动的历史原貌。沿着历史的河流,同学们深切体会到革命的艰苦以及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智慧和品格。

  这次的红色之旅,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要把对先烈的怀念化作前进的动力,努力学习,踏实工作,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据研究生院院长助理、综合信息处副处长裴旭老师介绍,此次采风活动为该通联站的首次外地集体活动,旨在为大家建立一个拓展视野、增进了解的平台。通联站将不断总结实践,争取将此类采风办成一个常态性的活动,深入开展下去。

  《中国研究生》合肥通联站概况:合肥站于2007年9月开始挂牌,11月正式开始运作。合肥通联站挂靠校研究生院,主要职责是受教育部学位中心委托,在合肥地区开展《中国研究生》杂志的组稿、发行、宣传等工作,及时反映本地区在读研究生学习、生活动态,宣传本地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最新经验、成果和信息,促进本地区同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界的交流和合作。在中国科大研究生院的直接领导以及《中国研究生》编辑部的帮助和指导下,合肥通联站得到了长足发展。2007年12月,合肥通联站网站建成运行,迅速成为合肥通联站工作开展的主要平台,目前已经有数百篇文章可供点击阅读,这些文章中大部分均为通联站通讯员原创或参与组稿、策划。随后又在通联站的领导下对中国科大现有的两本研究生层次的刊物《中国科大研究生教育》和《MBA.MPA人》进行整合、改版,目前已初步形成“一网两刊”的格局。“一网两刊”各有特色、互为依托,已经形成资源共享、互补的良好局面,充分保证了稿源的数量和质量,按时完成了编辑部的组稿任务。2008和2009年,分别有9篇和14篇稿件被《中国研究生》杂志采用,公开发表。策划、发稿数量在全国近二十家通联站中位居前列,2009年,在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媒体联席会议上,设在我校的《中国研究生》杂志合肥通联站获得优秀通联站、优秀指导教师、优秀联络员等多个奖项。

研究生院
2010年5月31日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
电话:0551-63601958
Email:yjsy@us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