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通知 >新闻动态

我校举行2011年新增博导岗前培训

    6月16日,由研究生院、校学位办、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举办的2011年新增博导岗前培训研讨会在东活五楼报告厅举行。张淑林副校长主持会议并讲话。培训会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介绍与指导研究生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第二阶段主要是李曙光院士、郑永飞院士、俞书宏教授三位优秀博士生导师与新导师直接交流,畅谈他们在科研和人才培养中的心得体会。

  张淑林副校长代表学校对新增博导的上岗表示祝贺,并从培养机制改革、博士生质量工程实施、管理体制构建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近期改革的思路和工作计划。她指出,对新增博导进行岗前培训是我校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特别是在近年来我校大力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的背景下,开展新增博导岗前培训,对于新导师走向新岗位完成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培训会上,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介绍了我校“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工作、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新学位标准修订等工作。研究生院副院长屠兢从博士生学习年限、在读硕士“硕转博”、研究生“三助”岗位设立等方面介绍了我校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奖助体系。研究生院副院长陈伟介绍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我校历年入选全国和中科院百篇优博论文情况以及校五大公共实验中心的建设情况。校学位办主任倪瑞就我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进行了介绍。

  在第二阶段培训活动中,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俞书宏教授结合自己的经历,从导师的创新意识、怎样进行创新研究、严守科研道德等方面谈了指导研究生的体会;就如何提升学生的修养与综合素质、营造实验室文化氛围、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科研方向等问题,与新导师分享了自己的培养心得。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郑永飞教授从“钱学森之问——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问题出发,将教育、科技与企业运作进行了比较,生动地阐释了什么是科学,如何克服“赝科学”的影响,以及在科研中如何艺术地把握“力—功—速度”的平衡等内容,并就自然科学的研究层次、学术评价准则、人才的培养与质量把关等问题与新导师进行了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学位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李曙光教授做了《科学家的名声问题》的精彩报告。他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科学研究及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以一名老科学家的强烈责任感,与新导师就科学研究中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知识产权保护、评价体系改进以及如何克服科学研究的浮澡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李曙光院士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导师要坚守神圣的科学职业道德,珍惜自己和科学家群体的名声,做一名高尚的科学家,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培训会上,新导师就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相关政策、经验困惑等与职能部门负责人、优秀导师进行了坦诚的交流,并对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张淑林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学校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将坚定不移地“相信导师、依靠导师、服务导师”,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听取导师建议,继续创新管理方式,努力为导师们创造更好的条件。针对如何进一步发挥导师岗前培训工作的作用,构筑更加宽广的平台,扩大导师之间的交流,张淑林强调指出,要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机制把岗前培训办成导师学校,形成品牌,让更多的导师通过这个平台交流培养心得经验,增进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认知,提高指导研究生的水平。

  培训结束后,李曙光院士亲自为青年导师颁发培训结业证书,希望他们肩负重托和责任,为科大研究生教育奉献力量。

研究生院、校学位办、公共事务学院
                   2011年6月19日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
电话:0551-63601958
Email:yjsy@us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