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获奖论文51篇
年份 | 作者姓名 | 论文名称 | 导师姓名 |
2013 | 脉冲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研制及应用 | 杜江峰 | |
活动星系核窄铁Ka发射线和类星体吸收线系统中类银河系尘埃 | 王俊贤 | ||
中国中东部中生代埃达克质岩成因及高温镁同位素分馏的地球化学研究 | 李曙光 | ||
二维流场中板状柔性体与流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 尹协振 | ||
基于内容的图像搜索重排序研究 | 吴秀清 | ||
2012 | 对一般双曲守恒律的一些数学理论的研究 | 陆云光 | |
RHIC能区高横动量J/![]() | 李澄 | ||
铁基高温超导体和过渡金属二硫化物新材料的合成和输运性质的研究 | 陈仙辉 | ||
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与铁Ka发射线 | 王俊贤 | ||
无碰撞磁场重联扩散区结构和电子加速 | 陆全明 | ||
大陆俯冲带变质脱水与部分熔融:南大别低温/超高压变质花岗岩研究 | 郑永飞 | ||
p53蛋白在细胞凋亡和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吴缅 | ||
细胞力学建模及其力学特性的表征 | 黄文浩 | ||
几种矿物的低温液相合成、生长机理及其性能研究 | 俞书宏 | ||
芳烃燃料低压预混火焰的实验和动力学模型研究 | 齐飞 | ||
视觉语言分析:从底层视觉分析到语义距离学习 | 俞能海 | ||
演化算法的计算复杂性研究 | 陈国良 | ||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功能拓展和机理解析 | 俞汉青 | ||
考虑环境要求的制造系统柔性测度及其改善方法 | 华中生 | ||
2011 | 有理曲线与曲面的µ基理论及应用 | 陈发来 | |
NaxCoO2体系的电荷有序态和铁基超导体的磁性研究 | 陈仙辉 | ||
基于树枝形分子的药物运输系统:从理论到应用 | 施蕴渝 | ||
2010 | 结构控制的无机纳米材料合成、表征及性能相关性研究 | 谢毅 | |
新型磁性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设计研究 | 杨金龙 | ||
日冕物质抛射及其空间天气效应研究 | 王水 | ||
2009 | 强子谱理论中奇特态的研究 | 闫沐霖 | |
硫化物和硒微纳结构的溶液相合成及物性研究 | 谢毅 | ||
基于零维纳米体系的结构设计与构筑、性能调控及应用研究 | 侯建国 | ||
从大尺度结构到星系形成 | 程福臻 | ||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细胞信号通路的生物信息学 | 姚雪彪 | ||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细胞信号通路的生物信息学 | 田志刚 | ||
同轴带电射流的稳定性研究 | 尹协振 | ||
厌氧发酵产氢过程及其反应器特性的研究 | 俞汉青 | ||
2008 | 量子保密通信体系的研究 | 郭光灿 | |
胶东地块变质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郑永飞 | ||
2007 | 快瞬态电子学在量子通信和ICF实验中应用 | 潘建伟 | |
单电子横动量谱和方位角各向异性分布 - RHIC能区粲强子产生 | 张子平 | ||
化学精度计算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 郭庆祥 | ||
中晚全新世南极无冰区沉积物的生态环境记录及比较 | 孙立广 | ||
IAP家族蛋白Survivin 及其剪切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吴缅 | ||
无线自组网中节能策略的研究 | 许胤龙 | ||
2006 | 赵瑾 | 团簇及单分子隧道结的理论研究 | 侯建国 |
熊宇杰 | 一维纳米结构的液相化学合成与同步组装 | 谢毅 | |
2005 | 杨昭荣 | 铬基硫族尖晶石体系超大磁电阻效应及相关物性的研究 | 张裕恒 |
王俊贤 | 活动星系核的铁Ka荧光线辐射和钱德拉X卫星南天深度巡天 | 周又元 | |
郑仁奎 | 钙态矿锰氧化物中的电荷有序态及相关性能研究 | 李晓光 | |
2004 | 杨小虎 | 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统计研究 | 褚耀泉 |
赵子福 | 同位素体系理论模式和中国东部A型花岗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郑永飞 | |
曾祥银 | 基于NRD介质波导新型漏波天线及其机理的研究 | 徐善驾 | |
2003 | 刘贻灿 |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李曙光 |
孙葆根 | 合肥光源新的束流测量系统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 何多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