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关键字检索

10月25日,由研究生院、校学位办、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举办的2013年博士生导师培训研讨会在科学岛强磁场中心五楼会议室举行。我校2013年新增博导及合肥物质研究院双聘博导代表参加了培训。我校张淑林副校长、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王英俭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上午的博导培训研讨会上,王英俭院长首先代表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向参加培训研讨会的各位新增博导及双聘博导表示热烈欢迎。他在回顾了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我校的长期合作历程后说,双方研究生教育体系的融合不仅丰富了“科教结合”的时代内涵,也必将在人才培养和科

10月18日至20日,第十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200多名博士生参加交流。我校近代力学系2013级博士生范煜同学参加了节能环保与污染防治技术专题,做了题为《利用水蒸气异质凝结促进PM2.5清除的多参数分析》的口头报告,并被评选为优秀论文。 本届博士生年会,节能环保与污染防治技术专题共收到128篇论文,经过专家评审,最终有68位博士生受邀参加了会议。环保部顾问、中国工程院金鉴明院士做了题为《环境科学技术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的

10月22日上午,C9高校(首批九所“985工程”大学)研究生学籍学生事务与奖助学金管理工作交流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张淑林副校长、教育部学生司学籍学历管理处解汉林处长、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高校处吕杰老师、安徽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左其琨处长及C9高校研究生院相关学籍事务与奖助学金管理工作的负责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先后由我校研究生院屠兢、古继宝副院长主持。 会上,张淑林副校长首先向来自教育部及C9高校研究生院的与会人员表示欢迎,并结合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三十余年发展征程与自身工作经历,对

日前,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公布了《2013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部分项目名单》,我校多个信息化建设项目获批。其中,张淑林副校长主持的“信息化环境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构建”项目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由我校牵头的安徽省研究生教育联盟项目“安徽省研究生课程网络共享机制研究”获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支持;“学位论文网络评阅系统的建设与应用”项目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另外,我校图书馆作为“安徽省数字图书总馆”,网络信息中心作为“安徽省教育科研网中心”,获创新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计划

9月25日上午,研究生院党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学习座谈会。会议由研究生院党支部书记屠兢主持,校第五督导组全体成员、研究生院各部门负责人及党员参加了会议。 屠兢介绍了研究生院党支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学习情况。六位同志在座谈会上就个人学习心得和自身工作实际进行了交流发言,从校务公开、研究生招生与教学改革及办学环境优化等方面就学校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随后,陈晓剑副校长向与会同志介绍了学校近五年的发展情况与规划思路,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

9月25、26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David Cory教授一行三人访问我校。在我校访问期间,研究生院领导及各职能处室负责人会见了来宾一行,双方就研究生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事宜进行了交流。 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向来宾一行介绍了我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以及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短期交流、公派出国留学等方面的情况,希望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相关学科开展高水平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David Cory教授,是加拿大量子信息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对中国科大在物理、化学、数学、

为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发挥研究生课程学习对于研究生培养的作用,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部根据学校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工作部署的要求,于9月19日下午组织召开了研究生课程改革研讨会。实验室全体研究生指导老师和研究生课程主讲老师出席会议。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和平教授主持会议时指出,随着行业需求的宽泛性和科技发展的迅速以及国际前沿理论的深化发展,研究生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希望各位老师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课程体系改革调研小组的相关老师对前期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汇报。杨立中教授汇报了实验

9月22日下午,学校在东活五楼会议室召开会议布置2014级研究生推荐免试工作及2013年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各学院执行院长、研究生和本科生分管院长、研究生部全体成员、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秘书、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淑林副校长主持。 会上,研究生副院长古继宝总体介绍了2014级校内研究生推免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教务处处长蒋一、副处长李蓓,学工部(处)长董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副主任袁胡骏分别就推免工作的学业成绩审定、综合素质考核、推免程序及时间节点进行了详细说明与布置。根据

9月12日下午,我校于东活五楼学术报告厅召开新学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部署大会。张淑林副校长主持会议并讲话,各学院执行院长、研究生教育分管院长、各学院研究生部全体成员、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全体成员及公共支撑中心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屠兢、陈伟及校学位办主任倪瑞先后从招生与培养、奖助工作、“985工程”“211工程”及公共实验中心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上半年度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介绍了下半年各项工作的安排。 随后,张淑林副校长作了工作部署讲话,对学位与

9月14日,我校2014研招教授宣讲会同时在西安、南京举行,130余名教授、博导“兵分两路”,奔赴两大古城,“组团”向两地学子抛出“橄榄枝”。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近2000名优秀学子分别参加了两地的宣讲会。 14日早8:00,宣讲会还未正式开始,西安、南京会场内就已云集了来自两地各大重点高校的两千余名学子,他们共同等待宣讲会开始的时刻。由于我校研招教授宣讲会在全国高校产生的良好影响,欣闻本周宣讲会在西安、南京举行,不少学子提前从兰州、四

9月11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邵新宇一行访问我校,就研究生教育管理、培养机制改革、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工作进行调研。我校张淑林副校长会见了华中科大一行并与来宾进行了座谈交流,研究生院、校学位办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张淑林副校长代表学校对邵新宇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理念,重点从信息化质量监控与服务系统建设、公共支撑体系建设、研究生分类培养等三个方面向客人们介绍了近年来我校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主要改革举措。 随后,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从招生改革、学科建设、创新人才

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关于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会议精神,物理学院在9月10日下午召开了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学院领导、各系主任、各学科点负责人和部分导师代表参加了会议,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学副院长叶邦角教授主持。 古继宝教授介绍了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整体思路,希望按照“总体规划、分批建设、逐步推进”的原则进行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 会上,叶邦角教授介绍了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4所国外著名高校物理学的课程体系,认为物理学院

为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做好“985工程”(2010-2013年)阶段检查工作的通知的部署,我校于9月9日下午在218楼会议室召开会议,全面布置新一轮“985工程”阶段检查工作。侯建国校长、张淑林副校长、尹登泽校长助理,以及研究生院、科技处、财务处、人力资源部、教务处、发展规划处、公共支撑中心、资产和后勤管理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侯建国校长强调了做好“985工程”阶段检查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全面检查我校2010-2013年“985工程”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和改革方案的实施情

湖光江色照秋风,黄鹤白云绕江城。9月7日,中国科大一年一度的研招教授宣讲会再一次在高校云集、英才荟萃的江城武汉拉开序幕;9月8日,千里之外、细雨之中的成都也见证了我校研招教授纳贤求才、蓉城学子择师选校的热烈与真诚。 7日早8点,武汉会场已经挤满了来自各个高校的学子们,整个会场座无虚席,没有抢到“坐票”的同学,有的席地而坐,有的站着听完整场报告,将走廊都挤得水泄不通。 9时整,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国科大2014武汉站研招教授宣讲会准时拉开帷幕。研究生院古继宝副院长首先就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相关

秋雨绵绵,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充满着对研究生生活的期待和渴望迈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门。随着迎新工作的结束,我校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也拉开了帷幕。9月3日上午,我校2013级研究生入学教育“第一课”在东区大礼堂举行。侯建国校长、李曙光院士、张淑林副校长,以及研究生院、校学位办、校公共支撑体系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共同为研究生新生讲授了入学“第一课”。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次纳入我校研招体系、来自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60名学子与我校2013级全体研究生共同聆听了“入学第一课”。本次入学教育

继6月份科学家报告团、7~8月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之后,我校研招宣传“三大品牌”中的另一重要品牌活动“研招教授宣讲团”将于本周正式拉开序幕。为全面做好2014研招教授宣讲工作,9月5日下午我校在东区活动中心五楼学术报告厅召开了动员大会,来自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地空学院、生命学院、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火灾实验室、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核科学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等13个单位的60余位教授宣讲团成员参加了会议,张淑林副校长出席并主持会议。 会

9月4日下午,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在水上报告厅举办了研究生新生见面会。学院执行院长陈晓非、党总支书记刘斌、副院长汪毓明及各专业教师代表和2013级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见面会,会议由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吕冰涛主持。 陈晓非表示,研究生阶段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希望每个同学的研究生生涯都是多姿多彩的。他建议同学们多听报告会,多跟导师交流。他特别指出,很多同学因为听不懂,就不愿意参加学术报告会,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实大家一开始都听不懂,只有报告会听多了,懂的才会越来越多。 汪毓明向同学们介绍

8月30日下午,学校召开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生教育专项校务工作会议,对先研院的园区建设工作及研究生入住工作具体事宜进行梳理、布置。校长侯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陈晓剑,学校相关学院院长、书记及研发单元代表,先研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张淑林副校长主持。 会议听取了先研院综合管理部与研究生部关于建设配套情况和学生入住问题的汇报,要求按时、按质推进工作进程,并对研究生入住工作做了要求部署,要求各学院和研发平台立足本身研究生管理的模式,保持原有隶属关系不变,管理体系要及时延伸过去。先研院

金秋九月,中国科大校园里彩旗飘飘,热情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新生。从9月2日下午开始,我校2013级研究生新生报到在东区大礼堂正式展开,此次迎新工作持续一天半。 为做好研究生迎新工作,学校预先召开了多次会议部署相关工作。本着“从管理向服务转变”的宗旨,研究生院通过研究生迎新系统、网络视频系统、迎新联络员系统和住宿协管员系统,为新生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四大系统相互配合,保障迎新工作的顺利进行,也给新生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 为保障新生顺利入学,让新生尽早了解科大、融入科大的

9月2日下午,2013级研究生入学报到。本次报到时间持续一天半,到3日下午结束。在校领导许武、侯建国、窦贤康、张淑林、周先意、朱长飞、尹登泽来到东区大礼堂迎新工作现场,检查指导研究生迎新工作,看望慰问迎新工作人员和新生。 校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侯建国等校领导首先来到报到大厅总协调处,现场查看了研究生迎新系统的运行情况,询问全校新生报到进展,并充分肯定了这一信息化举措。在各院系报到点,校领导看望了入学新生和工作人员,与大家亲切交谈,仔细询问新生生源和报到进展等情况。校领导还现场查看了报到实况直播系

为推进落实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方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于8月31日召开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研讨会。学院领导、系主任、各学科点负责人及部分研究生课程授课老师参加了会议,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龚流柱教授主持。 古继宝教授介绍了学校研究生课程开设情况以及进行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目的、思路及时间安排,并对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研究生课程改革进展表示肯定。 会上,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材料学和材料物理与化学、高分子化

9月1日上午,我校2013级研究生迎新工作动员大会于东活五楼报告厅召开。张淑林副校长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200余位各院系迎新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研究生院屠兢副院长主持会议。 会上,教学学籍办主任万洪英介绍了本年度迎新工作流程、日程安排等情况,奖助办路卫娜老师向全体迎新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迎新系统的操作过程。随后,校学位办倪瑞主任汇报了2013年研究生迎新准备工作的整体进展与即将开始的新生报到、入学教育工作安排。 最后,张淑林副校长作动员讲话。张淑林首先向一年来为研究生招生工作付出辛苦努力


炎炎夏日,骄阳如火,中国科大第六届黄山生命科学夏令营如期举行。营员们怀揣着对科大的向往和学术的追求相聚于此,在这里,他们将踏上一段难忘的旅途,在这里,他们将点燃青春的灼热火焰。初次相识,犹如故人归来 7月7日上午,生命科学学院大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全国46所著名高校的81位优秀大学生聚集于此。虽然大家都是初次相见,却都交谈甚欢,营员们互相打着招呼,很快便找到了所在小组的聚集点,志愿者则热情地给营员们分发各种资料,整个大厅秩序井然,友谊之花悄然盛开。 与营员们交流后才知:原来自从他

伴着初夏的蝉鸣,2013年中国科大第三届数学夏令营于7月8日在西区学生活动中心揭开帷幕。来自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高校的88名优秀学子共聚科大数学夏令营,他们将在这里“零距离”感受科大的厚重,拥抱属于他们的火热青春,在这里点燃梦想的烛光,于今夏扬帆起航。One night in USTC 7月7日下午,数学营的营员们在志愿者的热情带领下,参观了科大校史馆。从1958年北京建校到1970年南下合肥,从全国首批“211”、“985”工程重点院校到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